數字的力量 [covid-1]

我們的時代結束了……黑暗中僅存的微光提醒著我們。

約一百年前,第三次數學危機提醒了人們要建立一個完美無缺的形式化系統來指導數學乃至科學的基礎發展,但之後的事情大家也十分熟悉,偉大的天才 Gödel 證明的定理使這個美夢破滅了……數學從此進入了很長一段時間與現代實驗科學割裂的時期,直至超弦理論的蓬勃發展帶來轉機為止。

與此同時,數學的離去卻使得數字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增大了,這種力量來自統計學,數值計算,也來自電子計算機的制造。我們變得越來越像 Adams 筆下的人,建造接近神明的機器,期待它帶給我們指導與解答。社會的運轉和統治越來越離不開計算和數值,人們用數字說服他人,表達意見,預測未來,評估風險,整個現代社會就是建立在數字上的社會。

對數字的信仰近乎成了一種狂熱的情愫,在很多時候意味著公共權力上升到了一個危險的度,也使得一種被稱為社會統計的新興學問蓬勃發展。很多時候,模型的建立成了社會現象出現的第一應對措施,而模型的預測成了公共決策的主要來源。

在數字的保護下人們帶上了一層面具,那些並非切身所體驗的危機,都可以被冰冷的比例,標准差所掩蓋,數字化的資訊淹沒了個人奮鬥的軌迹,成了二進制荒原般的存在……這種數字泡沫直接來源于萬維網的建立,早在1998年,中村隆太郎導演的 Lain 便極富預見性地指出了這種泡沫:一旦人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資訊,一旦信息成了新時代的石油,神就再次有了存在的理由。電子計算機不再僅僅是人使用的工具……它成了奧林匹斯山。

數字崇拜一旦失效,模型一旦崩塌,所帶來的後果也是災難性的。當確實的危險迫近,我們會因為訊息與現實的不一致感到驚慌失措,而不知該如何應對。2020的開始就如手術刀般精准地割開了這個隱形傷口……把數字迷信的夢靥暴露在世人之前。